0138 鲜明的对比
书迷正在阅读:全球轮回:开局花光十个亿、天汉之国、文皇帝尊、咱是人畜不害的可爱天灾、长公主追夫:摄政王的心尖宠、重生之都市仙尊(都市仙尊)、诱吻野玫瑰,病娇大佬黏我上瘾、快穿:满级大佬逆天改命、救命!邪帝你家小祖宗又炸了宗门、超神学院之天使璃月
主意已定,汤光耀便又说起了漂亮话。 只见他似乎又沉思了一下,这才缓缓说道:“既然萧千户执意要去见桑总宪,恰好我这边也有些事情要去金陵城里走一趟。那我们就不如一道同去,路上也好有个照应,如何?” 还在跟我这里得了便宜卖乖,你也恰好有事要去金陵城? 怎么早不有事、晚不有事,偏偏这个时候想起来有事了? 萧文明是个不留情面的人,立即嘲讽了一句:“哦?汤大人有什么事情要办?是要交接什么公文还是转交什么物件?那大人就放心好了,这回我带的人多,虽不管用,只有一把子力气。有什么重的东西,你叫他们去搬运就好了,保管不会磕着碰着的。” 汤光耀能有什么东西?一脸尴尬的回回答道,没没也没啥东西,其中我稍作准备,便和萧大人一道出发。 说是稍作准备,但汤光耀依旧是大包小包地带了好几个。 读书人嘛,又是汤光耀这种一丝不苟的性格,东西带的多一点也情有可原。 不过既然有萧文明和他手下三十个弟兄一道行动,其余的下人和随从就没什么好带的了,汤光耀只有一个人只身前往,一路上都有萧文明出面照应也就是了。 一看知府大人出行这样简单,县令牛庆东也赶忙命令跟着自己一道来的两个随从和一个书童,立即返回临海县去,不要再跟着自己。 牛庆东还是懂得官场里的规矩的,下属的排场怎么能比上峰更大呢? 萧文明、汤光耀和牛庆东三人,就这样联袂走出了苏州府衙大门。 此刻那个姓宋的衙役班头,还正是候在府衙门口,一见他的顶头上司汤光耀走了出来,赶忙迎上前去,点头哈腰道:“汤大人这是要去哪里?要不要小的在旁伺候,跟着一起去?” 汤光耀原本看这厮就不顺眼,又被萧文明这样挑拨了一番,见到这家伙就更是面目可憎,难得不讲斯文地骂了一句:“本官要去哪里,关你屁事!轮得到你在这儿多嘴多舌!” 那宋班头被骂了一句,心里当然不会开心。 然而面前两个人——一个是自己的老爷、一个是自己的克星——他哪个也得罪不起,只能把头一低,弓着腰陪笑着,将这几位恭送走。 这个天下是真的不太平了。 从苏州城到金陵城,有将近五百里地的路程,其中岁月不乏山间小路,也要临水渡河,但这一路乃是大齐朝最繁华富庶的所在,是整个帝国精华地区。 然而一路行来,景象却是十分萧条。 地里庄稼的长势并不十分好,虽然已快到了秋收的时节,可禾苗上抽出的稻穗,却并不饱满,虽然还不到颗粒无收的地步,但收成眼看着是好不了了。 一打听才知道,原来今年夏天,江南难得遭受了干旱——两个月里,天上滴雨未下,就连每年总要光顾个两三次的台风,也是一次都没来。大片的土地在烈日的灼烧下,都干成了龟背。 也多亏是在江南地区,水网密集,只要有把这力气、肯动手,从还未干涸的河里打水灌溉庄稼,多少还是能够维持一定的收成的。 可要是大齐朝别的地方,也遇到这样的旱灾,那恐怕就是千里赤地、颗粒无收、饿殍遍野了…… 不过还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萧文明这边的临海屯。 萧文明在整顿临海屯田地的时候,就极有远见地提前新修了水利设施,田里已是遍布沟渠、水车。另外也修建了一座肥厂,收集全屯老小和畜生的排泄物,用来堆积制造肥料,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。 再加上临海屯旁边就是一条不小的河,河里有的是水,自然也就不存在田地干旱的问题。 因此他离开临海屯之时,举目望去,屯子里的稻谷长势正好,眼瞅着就要迎来一年的大丰收。 至于移栽过来的,上千颗桑树,也已经大多成活了,长出来的桑叶,虽然还并不宽大厚实,但是小小的、嫩嫩的,看上去颇为可爱。 因此萧文明还以为今年将会是个丰收之年呢! 直到他走到外面去看一看、瞅一瞅,才知道这大齐朝可并不是处处都是临海屯,日子恐怕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过。 不过也不能怪萧文明不知道其中的情况,萧文明是个武将,又只是个最基层的屯田所的千户,是看不到朝廷的邸报的,自然对外界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。 也不是萧文明甘当一只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,实在是这个时代缺乏现代通讯装置,哪能像后世那样,足不出户就能做到放眼世界? 还不光通讯设备十分落后,萧文明现在也根本就没有人力和物力,去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。 这边刚刚搭上线,同自己八拜结交的大侠林丹枫,固然可以去利用一下,利用他在江湖里的人望和人脉,多少提供和收集一些情报。 但是林丹枫这人事情多,是个大忙人,又从来都是独来独往、来去如风的,想要通过他建立一套持久且稳定的情报网络,还要萧文明费上好大一番功夫呢!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,眼看着田里病殃殃的庄稼,又看着围绕着垂头丧气的庄稼,那些同样垂头丧气,拿着水桶吃力不讨好地灌溉的农民,萧文明真是有些于心不忍。 他便对一道同行的汤光耀说道:“汤大人,你是这边的老父母官了,有些事情原本是不需要我提醒的。眼瞅着今年的收成是稀松平常了,你可要提前做好赈灾的准备啊!” 中国古代朝廷,大约只有两项最重要的职能——第一项是用兵,第二项就是赈灾。 当然了,这两项工作有时候可以结合这一项,特别是遇到一些穷凶极恶或者是别出心裁的王朝的时候…… 比如说,赈灾不利,老百姓起来造反的时候,那就只要用兵,把这些造反的百姓全都杀了,那也就不存在赈灾的问题了,干净利落,何等痛快?至于会不会死灰复燃,恐怕想出屠杀灾民这种手段的朝廷,也没有余力去考虑了…… 又比如说,朝廷实在是没有钱赈灾了,眼见着老百姓要造反了,那干脆就把这些饥饿的百姓全都收入军队,再花点小钱,送到边疆去同外族打上一仗两仗的……这样的军队没有装备、没有组织、没有装备,能打胜仗吗? 这样的军队,不怕你打败了,就怕你打胜了。 打败了,让外国人把人头全都收割了,自然也是帮国内解决了问题;外国人经过一场大战,自然也不会完全没有损失,伤了他们的元气,短时间内自然也就无暇惹是生非了。 反过来要是打赢了,如果能够占据新的领土那还好说,要是赢的不尴不尬,一方面朝廷没有新的收入,另一方面还要筹措经费赏赐给立功的将士,那才是一个最差的结果。 这里上两种都是最极端的情况,虽然历史上并不少见,但最终拍板的都是朝廷中枢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极少数几个人。 好比汤光耀这样的基层官员,他所能做的,不过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一些准备工作而已。 也不求能够救活多少条人命,只求真的发生灾荒的时候,自己辖区内不会出现造反起事这样的大事,否则朝廷为了安抚百姓,几乎是肯定会将汤光耀一刀杀了,以平民愤的。 因此,萧文明的话还真给汤光耀提了个醒:“是、是,萧大人指教的是。等这回回去之后,我立刻就会筹措资金粮食,以备万一。本官知道萧大人这里有钱有粮,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,也求大人能够慷慨解囊,救黎民于水火之中。” 萧文明穿越以来,或许在某些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个尖酸刻薄的形象,但他的这种尖酸刻薄是对那些庸懦无聊、贪得无厌的官员的,对于普通老百姓,他则表现得异常温柔,大约是个活菩萨的形象。 因此对于汤光耀这样的请求,萧文明根本没有办法拒绝,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了:“这事儿不消汤大人明说,我心里自有主意。” 江南虽然比往日要稍微萧条了一些,但此处治安还好,再加上萧文明聚众而行,并且明明白白的打出“萧”字大旗,那自然也没人敢来送死,一路畅通无阻便来到了金陵城下。 距离萧文明之前一次来到金陵城,已经隔了有足足半年时间了。 将半年前之那座金陵城,同今日映入眼帘的这座城池两相比较,萧文明就禁不住地赞叹:“好一个桑淳元!果然是一员干吏,是个会办事的!” 原来是那桑淳元到任不过短短两个月,却已将金陵城收拾了一个井然有序、一丝不苟。 原先在城池外那些随意搭建的民房棚户,早就被拆除一空,另由官府统一搭建了几十座大棚,让这些被遣散的百姓临时居住。 城外的一条大道,也被整饬一新,原先坑坑洼洼的地方也已被填的一马平川,就连路边的垂杨柳,都似乎被修剪过了。笔讷的铁血小千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