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文网 - 历史小说 -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在线阅读 - 1615.官

1615.官

    首发&:塔>-读小说

    武英殿大学士王应熊轻咳一声:“老夫以为应该没有三百多万两那么大缺口。”

    见众人不解,王应熊便解说道:“偌大的北方光复区不可能只收上来价值二十五万两白银的田赋,户部这是开玩笑呢!另外,养廉银和养老银应该也用不了四百万两这么多,计部该仔细计算一下。”

    对于王应熊的说法,户部尚书田仰承认道:“确实,新光复各道至少增加了一百万至一百五十万顷耕地,就算陛下予以极大之减免,今年也不至于收上来才二十五万两银子,但新光复各道交上来的一定是粮食,不能立刻变成银子的粮食,这一点请次辅明鉴呢!”

    根据一条鞭法,南明户部已经将全部税收折成银两计算了,当然,根据当前国家形势的现实需要,实际征收中百姓依旧可以选择交银钱还是交粮食、亦或是交一半粮食一半银钱;但问题是,江南等地城市没有遭到战争冲击,收上来的粮食很容易在城市里变现,而新光复区一片残破,收上来的粮食也就只是粮食而已,就只能供应军需及发放官吏俸禄,并作为常平仓储备,很难变成可流动的金钱,原则就只能取于某地用于某地,而不能成为中枢手中可用的活钱----只存在账面,实际很难予以使用。

    王应熊笑了笑:“至少可以就地满足军需,以半粮半饷计,起码能折一百万两,还减少南方输运之靡耗!”

    王应熊说的有道理,田仰不响了,但度支部尚书阮大铖却回复道:“次辅所言养廉银和养老银用不了四百万两,这句话,计部是不能同意的。”

    阮大铖仔细说明起来:“官制改革前,大明文官定额九千二百七十一人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另一时空中,有人常说明代中后期,文官人数超过二万五千人,但事实上,满额也只有8800人不到,其具体构成如下:

    中枢1926人:

    其中大学士6人;

    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    吏部21人(正二品尚书1人、正三品侍郎2人、正五品郎中4人,从五品员外郎4人、正六品主事8人,此外另有八、九品官员2人);

    户部136人(正二品尚书1人、正三品侍郎2人、正五品郎中13人,从五品员外郎13人、正六品主事50人,此外另有八、九品官员56人);

    礼部17人(正二品尚书1人、正三品侍郎2人、正五品郎中4人,从五品员外郎1人、正六品主事4人,此外另有八、九品官员5人);

    兵部29人(正二品尚书1人、正三品侍郎2人、正五品郎中4人,从五品员外郎4人、正六品主事12人,此外另有八、九品官员7人);

    刑部68人(正二品尚书1人、正三品侍郎2人、正五品郎中13人,从五品员外郎13人、正六品主事30人,此外另有八、九品官员9人);

    工部48人(正二品尚书1人、正三品侍郎2人、正五品郎中4人,从五品员外郎6人、正六品主事13人,正七品所正1人,此外另有八、九品官员31人);

    都察院123人(正二品都御史2人,正三品副都御史2人,正四品佥都御史2人,正六品经历1人,正七品经历1人,正七品御史110人,此外另有八、九品官员5人);

    五寺204人(七品以上:大理寺13人,太常寺11人,光禄寺12人,太仆寺9人,鸿胪寺10人;八品以下:大理寺2人,太常寺73人,光禄寺9人,太仆寺5人,鸿胪寺60人);

    其他机构314人(七品以上:通政司7人,翰林院9人,国子监2人,六科给事中58人,中书科20人,行人司3人,钦天监12人,上林苑监7人,僧录司4人,道录司6人,行太仆寺4人,苑马寺4人,都转运盐使司5人,盐课提举司3人,市舶提举司3人;八品以下:通政司1人,翰林院约60人,国子监21人,行人司37人,钦天监10人,上林苑监3人,僧录司4人,道录司7人,教坊司5人,行太仆寺10人,苑马寺4人,都转运盐使司1人,盐课提举司3人,市舶提举司1人);

    而明代又是两京制的,所以,除了大学士外,南京还有一整套跟北京一模一样的中枢衙署(注:北京官都有缺额,南京官就更是填不满了),所以中枢在编官员一共1926人。

    塔读^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    地方官员7345人:

    其中布政使司一级设从二品布政使2人,从三品参政2人,从四品参议2人,从六品经历1人,从七品都事1人,从六品理问1人,从七品副理问1人,共10人,另有八、九品官员10人;按察使司一级设正三品按察使1人,正四品副使1人,正五品佥事1~6人,正七品经历1人,共计4~9名官员,另有八、九品官员4人;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相加,不会超过28人,按上限来算,全国13个省份共计364官员;

    明朝在布政使司下设置府,州,县三种结构,形成了省-直隶州-县与省-府-散州-县及省-府-散州、县等三种模式;

    府设置正四品知府1人,正五品同知若干,正六品通判若干,正七品推官1人,若皆按照最低一人算,府级官员共4人,全国138个府,共552人;此外,每个府另有八、九品官员5人,共690人;所以府一级的官员总人数合计1242人;

    州设置从五品知州1人,从六品同知若干,从七品判官若干,共计最少3人,全国193个州共计579人,另有八、九品官员2人,共386人;两者加起来一共是965人(注:直隶州与散州除官员品级不同外,人员设置是近乎一致的);

    县设置正七品知县1人,全国1138个县,共计1138人,县一级还有八、九品的县丞、主簿、教谕,1138个县就是3414人;二者合计就是4552人;

    此外,还有全国各地还有111个巡检司,每个巡检司1名正九品巡检,副巡检有时候设,有时候废,即便都算有,那全部巡检和副巡检也只有222人;

    至于驿丞、渡丞这些,在明代属于吏员,倒是不计入官员人数的;至于崇祯年间委任的地方团练官,那实际也不是真正的官,而是享受官的待遇罢了,朱由崧一登基,就予以废除了······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