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文网 - 历史小说 - 扬明在线阅读 - 第376章 苏州织造局

第376章 苏州织造局

    "娘娘,您看看,江南最新进贡而来的绸缎。"

    坤宁宫内,皇后张嫣半躺在床榻之上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    自从成婚以来,她便倍受宠幸。

    每当有新的新鲜玩意被进贡进贡,朱由校必先使其过目,看看有没有她可心的。尤其是丝绸,金钗等女人喜欢的玩意,更是要全都拿到坤宁宫中,待到她选择完毕之后,方才会逐一赏赐各宫。

    "好了,本宫的衣物已经够多了,选几匹色泽上乘的,给长春宫那位送过去..."

    张嫣展颜一笑,有些懒洋洋的说道。

    那名叫做哲哲的蒙古女子自打入了后宫,便被皇上赏赐居住在长春宫。昔年嘉靖皇爷的尚寿妃便曾住在那里。

    不过与那位仗着嘉靖皇爷宠爱,便将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的尚寿妃不同,这名来自蒙古的哲哲倒是颇为守礼。

    早晚两次请安,从不缺席。

    饶是张嫣早就对其言说不必如此,但是哲哲并未听从,依旧如此。

    虽然张嫣嘴上不说,但是心里却是满意极了。不管那哲哲心里所何感想,最起码的规矩却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着。

    "给谁送过去啊..."

    就在张嫣话音刚落的时候,一道有些爽朗的声音,径直传入了此间暖阁。

    闻听此声,暖阁内的众多宫娥以及内侍均是同时跪在地上并且异口同声的说道:"参见陛下"。

    张嫣也连忙将自己的玉足从床榻之上的被褥中抽出,慌乱之中竟然来不及穿自己的金缕鞋,赤着足就站在了江南进贡的丝绒毯上。

    "见过陛..."

    张嫣话还没有说完,就被朱由校一把揽入怀中,顺势坐在了床榻之上。

    "你我夫妻,何必这么客套。"

    朱由校板起了脸,佯装有些生气的说道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

    见此情况,张嫣甜甜一笑,吐了吐舌头,颇为俏皮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"行了都起来吧,该做什么就做什么。"

    随意的与自己的皇后谈笑了几句,朱由校方才意识到皇后宫中的下人们还跪在地上,随意的将他们唤起。

    一旁的王安连忙朝着跪满一地的宫人们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先行退下。

    他知晓,天子与自己的皇后单独相处的时候,不喜欢身旁有太多人伺候。

    "秀儿,刚才与朕的宝珠说什么呢?这般开心,也让朕听听。"

    见到暖阁内的宫人们都退下之后,朱由校望了望站在一堆绸缎旁边的宫娥,有些好奇的问道。

    虽然紫禁城中有宫娥太监数万为朱由校以及他的后妃们服务,但是能够被天子记住的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。

    眼前的这名容貌秀丽的宫娥便是其中的一名幸运儿。

    自从朱由校与张嫣成婚之后,这名年岁与张嫣相仿的宫娥便来到了坤宁宫中,成为了伺候张嫣的众多宫娥之一。

    或许是因为年岁相仿,她迅速的得到了张嫣的喜爱,并成为其身旁最重要的女伴。

    而且朱由校知晓,自己的皇后性格端静,相处起来又颇为平易近人,与眼前的这名宫娥虽说为主仆关系,但更多的则像是姐妹一般,关系极好。

    更为巧合的是,这名宫娥也姓张,因此私底下,张嫣真的是拿她当妹妹看待。

    "皇爷,刚才皇后让奴婢选几匹色泽上乘的绸缎,送往长春宫呢。"

    张秀儿闻听朱由校的话语,并不慌乱,颇为欣喜的说道。

    因为久在张嫣身边伺候的缘故,她自然知晓当今天子虽然在外朝声势滔天,杀伐果断。可是当回到后宫,陪伴在张嫣身边的时候,便褪去了一身本事,没有一点架子。

    成婚三年有余,别说帝后不和,就是稍微重一点的话,天子都没有对皇后说过。

    "宝珠有心了。"

    闻听此话,朱由校手上不由得暗自用力,将怀中的张嫣抱得更紧一些,脸上有着毫不犹豫的欣慰。

    得此贤妻,夫复何求。

    "这都是臣妾应该做的..."

    张嫣强忍住手上在不断作怪的朱由校,娇艳的脸庞上涌现出一抹红晕,有些娇羞的说道。

    "行了,这点东西倒是不用分来分去,宝珠全留下吧。长春宫那边,太妃前段时间已经赐下了不少东西,不用再管她了。"

    虽然张嫣是一番好意,但是朱由校却是不得不出言将自己皇后的用意驳了回去。

    "陛下",张嫣眨了眨自己的大眼睛,俏脸上一道不解,"这是为何?"

    这一批丝绸可是数量不少,要是全供她一人所用,那实在是有些太奢侈了。

    她即便是一天换一件衣服,一年下来也穿不完。

    更别提,这苏州织造署每隔几个月便会进献一批新的丝绸进宫。

    "苏州织造署,朕另有他用。怕是短时间内,无法像这次这般,大规模的进献丝绸了。"

    "大明的冬天越来越冷了,朕需要他们生产棉衣棉甲,保证民生。"

    说到此事,朱由校轻轻摇了摇头,颇为愧疚的冲着自己的皇后说道。

    随着小冰河的威力日益展现,这大明的冬天也会越来越冷,说不定今年便会有寒潮袭来。

    在此等情况之下,朱由校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。不管是在军队当中,亦或者是在市井之间,朝廷都应大力推广棉衣棉甲,以供御寒。

    仅凭借着二十四衙门中的针工局以及衣帽局,怕是将那些太监们累死,也生产不出来多少棉衣。

    与生产力颇为低下的针工局以及衣帽局形成强烈对比的便是,位于南直隶苏州府的苏州织造署。

    由于丝织业发达,元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苏州府设立制造局,直接加以管理。待到太祖监国以后,延续了元朝的惯例,依然由苏州织造署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。

    待到成祖年间,更是自内廷中选派提督太监,坐镇苏州,全权管理苏州织造署。

    并且除了苏州以外,南京以及杭州均设有织造局,只是时过境迁,久经停废。眼下只有苏州织造署还在孜孜不倦的工作着。

    规模如此庞大的织造署,却只是为皇家服务,实在是有些太可惜了。

    "皇上,事关重大,应当派遣得力干臣驻守,督查此事。"

    虽然皇命祖训规定后宫不得干政,但是张嫣还是大着胆子,对朱由校提了一句。

    只用动脑子想想,便知晓这里面会涉及到何等恐怖的利益。

    在张嫣一脸忧心中,朱由校眨了眨眼睛,有些高深莫测的说道:无妨,朕自有主意。"柯久的扬明